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爆炸的时代,你真的知道如何独立思考吗?| 新书推荐

洪杉 红杉汇 2022-06-28
“后真相”时代,我们的世界充斥着各种错误信息、偏见、神话、伪科学、骗局,以及有缺陷的“知识”。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说过:“我们喜欢说外在的世界是真实的,或者我们能够测量的东西是真实的;如果你思考得再久一点就会发现,所谓唯一真实的不过是你所感觉到的、测量出的和你感知一切的方式;外部世界很容易沦为大脑的幻觉。”
那么,我们该相信什么、怀疑什么?该如何思考、如何决策?
耶鲁大学博士、国际知名播客主持人史蒂文·诺韦拉的新书《跨越认知陷阱,建立科学思维》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存在“设计缺陷”,最应该首先怀疑的就是自己。书中详细剖析了30类逻辑谬误,从批判性思维的4类工具入手,提供了“科学思维工具箱”,来帮助我们看清认知陷阱,掌握批判性思维技巧,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从而提高决策水平。


🎁文末还有送书福利哦




如何独立思考:

跨越认知陷阱,建立科学思维



史蒂文·诺韦拉 /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月



2016 年,“后真相”(post-truth)一词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词汇,该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比起陈述客观事实,诉诸情感及个人信仰更能左右社会舆论”。如果说以前是“事实胜于雄辩”,那么现在是“雄辩胜于事实”。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雄辩”乔装改扮成了“事实”,假消息防不胜防。在这个众说纷纭的时代,“失实”与“片面”非常常见,偏激驱走了客观,情绪代替了逻辑。
曾经,人类因无知而无助;如今,我们因深陷信息洪流而无所适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能相信什么?我又该如何判断?”正是应了那句话,自由与焦虑、选择与责任从来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不用再听命于他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加不知所措;拥有了对信息的选择权,甄别真伪也就成了无法回避的个人责任。
从如何处理孩子发热,到投资、买房、规划人生,搜索引擎只能提供信息,却无法帮你抉择。如果你希望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如果你想弄清真相,那么这本书应该能帮上忙。当然,作者并不会告诉你该相信些什么,该怀疑些什么,他们关心的是一个更根本的命题:你要如何判断该相信什么,该怀疑什么?如果给这本书起一个更容易理解的名字,那会是“万物评判指南”。
在这个新产品和新理论层出不穷的时代,这种判断力堪称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有广告写道:“专业机构研究证明,本品中含有的……可以显著延缓衰老!”这句话其实埋藏了很多疑点


●  研究中的样本量有多大?(十几个人吃了有效不等于对所有人有效。)


● 这个结果是否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期刊上,或者是否被其他独立实验重复过?(其他专业人士认可吗?被其他人验证过吗?)


  衰老延缓的测量指标是什么?(比如,是实验样本自觉变年轻了还是关键生理指标出现了逆转?是脸部皱纹减少了还是认知功能改善了?对了,比起认知功能,有人可能更关心前者。)


它的适用人群是谁?(所有人都能吃吗?)


上面这些疑问只是书中“评判问题清单”中的一部分,作者更希望帮助读者培养“科学怀疑论者”的思维习惯。
科学怀疑论者不是事事质疑的愤世嫉俗者,他们只是用遵循科学、符合逻辑的方式来检验那些靠经验得出来的结论。为了完成这一使命,作者精心准备了一个科学方法论的工具箱,里面摆放了一套解剖迷思的手术工具,而第一个躺在手术台上的人你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你本人。
在人人忙于“认知升级”的时代,我们努力学习和积累各种知识和技能,却甚少有机会停下来想想这些工具的使用者——我们——的大脑究竟可能会有什么偏差。此书的第一次手术就是从暴露我们大脑的局限性开始的。
我们永远弄不清楚大脑之外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我们一直要通过大脑这个“滤镜”来感受、观察和理解外部环境。如果不知道这个滤镜的局限,我们就会做出明明是眼镜上有土却去擦窗户的蠢事。
有个笑话说,如果酒吧里坐在你对面的人不够美,那可能是因为酒吧还没有打烊或者你喝得还不够多。人类的大脑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我们一生都活在由大脑加工的“后真相”中,或者也可以称其为“脑真相”。人与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脑真相”的差异,而在于是否质疑过自己的“脑真相”,或是笃信其为唯一真理,将其奉为行动圭臬。“脑真相”的特点是不关心“精确”,只关注“生存”;不注重“客观”,只看重“验证”。
比如,你可以试着调查一下周围家庭中夫妻二人各自承担了多少份额(百分之几)的家务,记住一定要对夫妻二人分别问询,一个很可能的结果是:两个人的份额相加后会超过 100%。这并不奇怪,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做了更多家务。
我们的大脑一直在为证明某些论点而努力搜集证据,这些论点包括但不限于:“你怎么那么可爱!”(恋爱时。)“你怎么那么可恶!”(结婚后。)“我是对的!”(或你是错的!)“你不像我爱你那么爱我!”稍稍留心就会发现,书中所说的这种“确认性偏差”几乎无处不在,用观点的筛子筛选证据,最终无论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都能证明自己是对的。我们并不想看到世界的全貌,我们只想通过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聪明睿智。
上述种种只是书中一隅,作者一遍遍地提醒我们,作为一名科学怀疑论者,最应该首先怀疑的就是自己,我们的认知偏差(软件)和神经系统(硬件)都会漏洞百出。不过,此书并不只是让我们反躬自省,作者还提供了众多有趣的“病案”供我们诊断和解剖,从捉鬼专家到反疫苗运动,还有热门的转基因迷思等等。作者像一位充满幽默感又循循善诱的上级大夫,手把手地带领读者用工具箱里的各种手术工具层层剥开表象,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医术见长。

不过,科学怀疑论并不是攻击他人的工具,我们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而科学怀疑论者是为了真相而质疑,为了探究而提问。如果说“杠精”是自鸣得意,那么科学怀疑论者则满怀谦卑:“我并不比你知道更多,我只想和你一起探究真相。”
面对茫茫宇宙,我们都渺小而无知,唯一的区别只有是否自知,科学怀疑不只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承认无知,万事存疑,尊重异见,永远好奇。有的真相也许永远不可知晓,但是对它的探究能给我们短暂的人生以意义;也许宇宙并不关心人类的答案,但是我们乐在其中。
● ● ● ●
怎样开始培养你的科学怀疑思维呢?我们选出了《如何独立思考》这本书中的10种逻辑谬误,不妨从这些逻辑谬误入手,开始省察自己吧!
1.不当推论: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比方说,因为瑞士奶酪是黄颜色的,所以我认为它对健康有好处。
2.诉诸权威:判断的依据不是事实和逻辑推理,而是某个人的观点或立场。如:某教授认为 A 是正确的,该教授是这个领域的权威,因此 A 必定是正确的。
3.诉诸后果:颠倒了正常的因果关系,声称正是某个事件的最终结果或最终达到的目的才导致了该事件的发生。比如有人声称鸟类进化出羽毛是为了能够飞翔,但实际上,很可能鸟类学会飞行前就已经长有羽毛了。
4.错误因果:将两个事物之间暂时的联系视为必然的因果关系。比如我感觉不舒服,于是我采用了 A 疗法。现在我感觉恢复了,那么一定是 A 疗法起作用了。其实也是不治而愈的。
5.混淆相关与因果:把两个不过是同时发生的变量视作互为因果。比如有机食品的销量与诊断患上自闭症的人数呈现密切关系。但这或许是碰巧相关,并非因果关系。
6.诡辩或特设推理:人们强行在辩论中加入新的变量,使该论证过程勉强算得上合理。只有当需要的时候,人们才有意地炮制出。
7.诉诸伪善:人会因为别人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就给自己的行为寻找推脱的借口。如:“我给不了可靠的证据,你也给不了。”这类说辞背后的逻辑。
8.诉诸人身:为了驳倒他人的主张或结论,不惜进行针对个人的攻击,而并非针对论证本身。阴谋论者的观点常常会带有人身攻击(特设推理也是他们所依赖的重要手段)
9.诉诸无知:认为我们无法否认某个观点不是真的,那么它应该就是真的。“缺乏证据不能成为证据不存在的理由。”实际上,证据缺失就说明证据可能不存在,只不过并非百分之百能够证明其不存在罢了。
10.混淆未知与不可知:如果某个现象目前尚未得到很好的解释,并不意味着它就永远无法解释,或许是意味着它不符合自然法则,或只有超自然的神秘理论才能解释它。即认为我们目前不了解的事物,将来也永远得不到解释。

互动送好礼

本文的内容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思考?你是否有过关于思维谬误的经历,又是如何意识到的?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将随机挑选10位留言的粉丝,送出《如何独立思考》一本。本书由中信出版集团友情提供。

注:时间截至1月15日24点,获奖者请于收到通知后24小时内回复邮寄信息,未收到通知或未及时回复则视为“谢谢参与”。



 推荐阅读

看不懂《信条》?你需要的是这份“时间指南”| 红杉Library

能够在不确定性中蓬勃发展的企业具有哪些特质?| 红杉Library

向着未知之境的远征:每位创业者都是“珠峰”攀登人 | 红杉Library

解密传奇奋斗历程:乔丹为什么是乔丹?| 红杉Library

能够在不确定性中蓬勃发展的企业具有哪些特质?| 红杉Librar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